两项行业标准7月起实施 别再把酵素和酶划等号

发表时间:2019-03-27 10:15

来源: 中国食品报网

(本报记者 袁国凤)

近年来,酵素成为热门的商品,受到众多消费者关注,在国内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,但由于国内酵素产品标准处于空白,酵素产品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和生产许可,导致酵素市场产品鱼龙混杂,较为混乱。

  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牵头制定的《植物酵素》和《酵素产品分类导则》两项行业标准日前已获工信部批准,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。行业标准的出台,有利于维护酵素市场秩序,保障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推动酵素产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  酵素不等于酶 规范称谓科学认知酵素

 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酵素,约1900条商品信息,绝大多数商家宣传酵素就是酶,一些公众号里甚至把酵素宣传成无所不能的神药。

  这是一些商家或者自媒体在宣传时常见误区,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酵素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海龙表示,酵素不是酶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也在《食用酵素发展之管见》中提到:“酵素就是jiaosu,不是enzyme;食用酵素是食品,不是酶制剂。”依据《酵素产品分类导则》定义,酵素是指以动物、植物、菌类等为原料,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特定生物活性成分产品。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类、寡糖类、蛋白质及多肽、氨基酸类、维生素类等。

  周海龙介绍,酵素系从日本引进,因为日本将酵素称为酶,所以国内的商家跟风宣称酵素是酶,能在人体内起催化作用。事实上,经深度发酵过的酵素中含有经酶分解的多种小分子营养物质,当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,这些小分子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,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,修复身体亚健康状态。还有一些商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,夸大宣传酵素能够减肥、治病等。周海龙表示,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公众对酵素建立科学认知,也有助于规范市场,某些商家运用不当手段宣传各种疗效,扰乱整个行业秩序,将成为下一步监管的重点。

  规范市场秩序 用良币驱除劣币

  标准对技术、检验方法、检验规则等都做了要求,以严控风险。其中技术要求中明确了特征性理化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;食品安全指标里尤其对微生物如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等5项指标规定了限量。

  针对有商家在网上售卖自制酵素桶的现象,周海龙表示不认可。酵素的发酵时间一般在3个月及以上,时间越长发酵越充分。酵素若未经充分发酵,除了含有有害微生物和杂菌外,还有一些隐性的风险,像一些自制酵素的原料或容器里容易含有微量的污染物如镉、砷等,长期喝会对人体产生危害。同时,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醇类如甲醇等,如果没有经过去甲醇处理,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伤害。但是,自制酵素并非完全不可取,可将家庭餐厨垃圾制成酵素用于浇花等,有益环保。

  周海龙介绍,2015年以前,协会经过2—3年的调研,认为酵素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,是发酵产业中被忽略的一个产业。以前发酵行业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,原料和产品成分比较单一,而酵素产品延展到了果蔬,有别于以往的发酵产品。在“三品”战略的指导下,行业协会积极推动酵素产业的规范发展,在过去的一年里,酵素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品种日益完善,品质不断提升,市场逐渐规范,大部分生产企业业绩和市场认可度明显提升,中国酵素城等酵素产业聚集区逐步完成,一批龙头企业崭露头角。江南大学、北京工商大学等一批专业科研院校的加入,对国内的酵素产品及工艺提升也起到了促进作用。

  标准出台后,能否对不良商家起到约束作用?周海龙认为,中国生物发酵协会酵素分会成立后,会员单位的企业都积极参与到行业标准的规范中来,并正筹备成立酵素行业发展自律监督委员会。协会还积极准备举行一系列活动,如“中国好酵素”评比等,通过社会评价、发酵工艺评价、技术评价以及原料评价等综合评价,让优秀的酵素企业和酵素人脱颖而出,让市场形成良币驱除劣币的氛围。

  推动产业融合 诸多空白待填补

  随着酵素产业的壮大,标准的出台同时也将对相关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。周海龙认为,酵素是以农产品为原料,酵素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,提高农民的收入。例如陕西渭南打造中国酵素城,河南南召围绕当地农产品做特色酵素产业,能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聚集效应,随着产业的规范化发展,这种规模效应将越发显现。同时,酵素作为一种纯粹的自然生态的循环过程,是自然生物降解再利用过程,对环保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
 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技术标准部副主任王晋表示,目前还有诸多法律、行标空白待填补,未来酵素的标准还需要再细化、具体。目前只有产品标准,随着产品不断的细化,将对工艺、评价等进一步规范。


文章分类: 行业观察
分享到: